《工业工程》这二十年
1998年1月,《工业工程》正式创刊。这本新鲜出炉的学术刊物,为国内刚刚起步的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时针指到2017年,从创刊准备工作算起,《工业工程》历经20年风雨,生命力历久弥新,影响力经久而强。
翻开19年前的创刊号,一页页微微泛黄的纸张默默述说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时代呼唤
工业工程是什么?
不少人其实并不熟悉这个学科。
“工业工程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方法处理管理问题。”《工业工程》的创刊元老、第一届编辑部主任郑壮利通俗地解释道。
工业工程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历史,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约有42%的企业CEO曾就读于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工业管理工程也成为世界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在西方工业文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作用。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学科研究水平仍处在起步阶段。而当时的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国有企业艰难转型,时代需要工业工程。
1993年,清华大学设立“工业工程”硕士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和重庆大学设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这是国内最早的工业工程专业。1998年,广东工业大学设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1995年合校之前,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共有三份期刊:《广东工学院学报》、《广东机械学院学报》和《华南建设学院学报》(无刊号)。合校后,《广东工学院学报》更名为《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挂靠在科研处。而为了提高学校科研层次,开拓新兴的研究领域,呼应工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学校决定利用《广东机械学院学报》的刊号资源创办《工业工程》。在时任副校长郑德涛的关心和联系下,学报编辑部开始为筹办《工业工程》谋划奔走。
1998年,《工业工程》创刊,成为当时国内第一本正式公开发行的专门面向工业工程研究的学术期刊,为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等人先后为《工业工程》的创刊题词。
汪应洛(时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第一届编委会主任,主编为郑德涛(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后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为郑壮利(常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总干事齐二石、沈阳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顾元杰等当时国内工业工程界的知名学者都成为了《工业工程》的第一届编委。他们的专业造诣和学术水平,给刚刚创刊的《工业工程》“开了一个好头”。
汪应洛在《工业工程》发刊词中写道,工业工程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工业工程就是研究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综合技术,其未来的发展也必然与生产经营环境的新变化相适应。
白手起家
期刊初创,季刊,每期64页,没有名气,甚至知道的人都很少。稿源从哪里来?这是郑壮利和同事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为此,国内与工业工程相关的学术会议,郑壮利跑了不少:一方面是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重要的是向与会的学者们宣传这本新诞生的期刊,期望他们能把优秀的稿件发表在《工业工程》上。考虑到工业工程在国内缺乏宣传,编辑部整理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振璧在济南进行工业工程科普性宣传的讲学提纲,以《工业工程与灵捷制造》为题,两期连载。这类普及性文章在创刊初期对推广工业工程的应用、扩大《工业工程》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工业工程》从无到有,不断前进,编辑部的同志们付出了很多心血。
编辑部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同时负责两份刊物:《广东工业大学学报》和《工业工程》。除了编辑的工作,他们承担了全部的编务工作。在郑壮利的记忆里,他在下午经常不能按时下班,也没有完整的寒暑假。
记者感叹前期的工作艰难,“学校把杂志交给我们办,我们就要办好,而且只能办好!”郑壮利回答道。
渐入佳境
在学校的支持和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工业工程》“两年一个台阶”,期刊论文的水平不断提高,收稿量持续增加,办刊水平渐入佳境。
2000年,《工业工程》编辑部利用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广泛联系的优势,推动落实了第七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该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莫斯科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编辑部联合举办。编辑部承担了大量的会务工作,包括会议论文集的论文收集整理、与编委和学会的联系等。会议大大提高了广东工业大学和《工业工程》的知名度。此后,刊物的投稿量迅速增加,为刊物后来增加刊期、扩大版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英国《科学文摘》(SA或INSPEC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
2002年,《工业工程》改为双月刊;入选《电子科技文摘》并成为数据库之数据源;加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从季刊到双月刊,意味着刊物的内容扩大了,刊物的信息量增大,刊物变得慢慢有影响力,能吸引更多人投稿,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如果一直是季刊,刊物的信息量始终有局限,也无法吸引到优秀的稿源。”郑壮利深有感触地说。
2004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6年,加入《书生数字期刊》。
2007年,《工业工程》每期扩容至128页;加入台湾地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8年,《工业工程》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核心期刊,并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同年,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刊。
……
回顾创刊以来的艰辛和成就,正如《工业工程》的一位编辑所写的:
这是一页历史,
一页鲜为人知的历史,
那是许多素未谋面的人通宵伏案书写的历史;
这是一本书,
一本总也读不完的书,
书里的每一页密布着红色的圈点字符;
不断写下这些红色字符的是
这样一群人,
一群追求完美的广工期刊人。
文章出处:广东工业大学校报229期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