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校庆60周年,围绕“学术、文化、感恩”校庆主题,自动化学院开展迎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首先举办“学术校庆”——《院士讲坛》活动,4月20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孙优贤教授到我院做了题为“大型高炉高性能运行控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在工学二号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罗小燕、院长鲁仁全、副院长杜玉晓、院长助理周郭许教授以及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院士讲坛。讲坛由自动化学院院长鲁仁全教授主持。学院党委罗小燕书记为本次院士讲坛致词并宣布活动开幕。
孙优贤院士的报告围绕“高炉冶炼智能化系统的开发的紧迫性、瓶颈问题、基础理论、研发过程、关键技术及目前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等方面展开,孙院士谈到,大型高炉大闭环多目标在线动态优化系统的投运成功是精准信息感知、准确动态模型、先进控制策略、故障准确诊断、全局动态优化等理论和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而这些成果只是大型高炉炼铁系统智能优化制造的开始,要想长远运行并实现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与会师生就铁水温度测量方式、如何建立高炉多目标智能控制优化系统等感兴趣话题与孙院士进行了互动交流。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精彩的学术报告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孙优贤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所长,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化工学会自动化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及优化,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了“中国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等2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先后主持或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5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浙江省杰出创新人才、何利何梁科技进步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